近日,36氪-未来消费发现,继大本营上海之后,盒马自提店模式悄然登陆北京,目前在北京开设的自提店有20个,上海已有40个。
36氪-未来消费实地探访了通州玉桥西里店、云景东里店,两家店均于本月1号开业,周围叮咚买菜、美团买菜也有覆盖。
二十来平、不起眼的小门脸;只支持预售不支持现购;当日22点前下单,次日早上8点-晚上8点间可以自提。
从盒马自提店目前开设的范围来看,主要位于昌平、通州、顺义、门头沟等五环外地区。也就是说,自提店旨在覆盖原有盒马鲜生、盒马mini等门店覆盖不到的近郊区域。
36氪-未来消费在店内看到,自提店里已经张贴出了“加盟即将开放”的告示,也就是说在首批店模式跑通后,将通过开放加盟去批量化复制。
01
盒马自提店不是社区团购
从自提店的商品来看,与盒马鲜生大致相同。按照盒马的说法,自提店中大部分的商品与盒马鲜生的供应链相同,用户下单后,供应商当晚送至大仓,生鲜商品次日送达各自提店。同时,自提店也针对社区用户需求,配备了一些大店没有的商品。
目前这一模式应该还属于小范围测试阶段,所以盒马对外没有做任何宣传,甚至不愿提及。
有人可能会把这一模式的出现,认为是盒马在复活社区团购。尤其是下图加盟申请中的“您的门店原本经营模式是什么”,很像社区团购招揽小店主的模式。
盒马的社区团购业务盒马集市,始于去年9月前后,今年3月随着阿里MMC的成立,被MMC收了过去,也就是说,目前盒马集市这一品牌已不是盒马在运营,而是MMC。
据36氪-未来消费了解,盒马集市被划归至MMC,原因主要是阿里内部对此前盒马的扩张速度不太满意。
一边是将社区团购放到“一级战略”的美团,另一边是“投入不设上限”的滴滴,这两家一直在全国以疯狂的速度开疆拓土,而盒马当时的速度是比较缓慢的。
但对于社区团购这个近千亿的市场,阿里不容有失,所以社区团购业务就被交给了当时整合了零售通等B系业务的MMC。
侯毅曾在36氪-未来消费主办的「2020(秋季)全零售峰会」上,这样定义社区团购,“社区团购的本质,是用互联网技术改变实体零售业的商品的边界,或者定位边界。”
在他看来,社区团购是把传统零售B2B的低成本物流体系,跟互联网技术结合加上门店形成一种全新的商业模式。这次提及,也是盒马社区团购业务的起点。
据接近侯毅的相关人士透露,在后来的推进中,侯毅对于市面上大多数社区团购那种,靠烧钱补贴疯狂圈地的模式并不认同,在他看来,这种以民生品、标品为主要售卖的模式没有护城河,而且开的越多亏的越多,故盒马集市选择走了一条稳扎稳打的路。
但在外卖上吃过亏的阿里,对于盒马的速度是担忧的,所以在半年后选择让B系业务接管过去,也就是3月宣布成立MMC事业群的时候。
被MMC收走,于是不死心再做一个,逻辑倒是说得通,不过,目前的盒马自提店确实并不算社区团购,它没有社区团购的两个关键要素,团长和批量化采买,只是和社区团购一样,采取了预售制。当然,也不排除未来这一模式会有所转变。
但至少从目前来看,与其说是对社区团购的复活,不如说是对前置仓的复活。
02
自提店并不好做
说起来真是计划赶不上变化。早在2018年9月,侯毅曾明确表示盒马有“三不做”:不做社区生鲜小店,不做前置仓,不做社区团购。
不过2019年3月,盒马做起了前置仓业务;2019年5月开起了盒马mini;2020年9月又做起了社区团购。
盒马的前置仓业务,盒马小站,在去年3月被全部关停,此后盒马便从暗仓转为社区店,也就是后来的盒马mini。
侯毅后来反思这段经历认为,做前置仓是因为当时定力不够,对手迅速扩张,而开大店速度会慢很多,于是盒马就尝试了前置仓模式,也就是此前的盒马小站,借此来提高覆盖市场的速度。
“但到最后,我们发现大家比拼的还是零售的本质,快速占领市场的意义不大。” 侯毅曾这样说道。大概也是这一次吃过亏,所以在后来的社区团购业务上,盒马走了一条稳扎稳打的缓慢扩张路线。
与前置仓类似,由于在面积上较小,对门脸要求不高,自提店的店租成本很低,可以快速复制去覆盖大店尚未覆盖的区域,尤其是社区。而且相对于前置仓,减少了分拣、配送等人力成本,在成本上更低。
同时,预售制之下,订单会更加稳定,这更有利于供应链的管理,反映在商品上就是相对低的价格和稳定的品质。由于商品是直接从城市仓发往自提店,且不存在库存,货品的损耗相对小且可控。
此外,自提店还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前置仓没有自然流量的问题。
对于最早的生鲜电商B2C大仓模式的没落,很多从业者总结的经验教训是,缺流量、时效慢、不够“鲜”,所以后来前置仓的出现让大家眼前一亮,因为离消费者更近,似乎时效、新鲜的问题都得以解决,但纯粹依靠于线上没有自然流量的问题却依然存在。
同时在经过多次分拣之后,损耗和品质问题实际也存疑。一边要不断花钱买流量一边还要扛起很高的履约成本,这让前置仓这门生意很容易变成赔钱买卖。
不过虽说自提店解决了前置仓的成本、流量等问题,但依然存在其固有的弊端,那就是在一小时达如此发达的今天(尤其很多没有起送门槛),自提这一“反人类”的操作。可能会有人说,有些北京近郊没有覆盖一小时达。但菜市场、社区超市、次日达总是覆盖的吧。
而且实际情况是,我们探访的两家店周围均有叮咚卖菜、美团买菜的覆盖。
与这二者相比,自提店在便利性上时毫无优势的;与菜市场、社区超市相比,也是少了满足即时性消费的功能,尤其是逛的体验,自提店的体验和次日达比较相似,但相比天猫超市、京东超市,自提店的SKU数显然是无法相比的,何况这二者在很多区域是支持当日达的。
这意味着,自提店需要用其他增量体验来吸引消费者,比如价格更低,为了更低的价格走个几百米去自提一下还勉强说的过去。不过36氪-未来消费在对比了盒马自提店和盒马鲜生的价格后发现,两者是大致相同的。
当然,也不排除后续自提店会上线一些更低价的商品,或是进行一些低价促销,不过在超市、生鲜这一些低毛利品类里,低价的空间是有限的。
便宜几块钱确实能吸引一部分消费者前往自提,但同一区域内也有消费者会为了便利性选择一小时达;为了即时性消费选择菜市场、社区店;为了一站式购买选择天猫超市、京东超市。
几者分流之下,实难说自提店能够抓住的消费者有多少,而这大概就是过去很多自提店前仆后继倒在历史长河中的最真实的写照。
本文来源于物流指闻,不代表九州物流网(http://www.wl890.com)观点,文章如有侵权可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