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登录 / 注册

网站地图

广告 广告

• 新闻资讯

当前位置:新闻资讯 > 物流数据 >正文
  • 阅读量

  • 收藏
  • 480
  • 分享

工业十强城市半年报:深圳坐稳第一城,苏州赶超上海

  今年上半年,全国工业经济强势复苏,二产增加值、规上工业增加值分增长5.8%、6.0%,高于5.0%的经济增速,有力拉动经济增长。

  其中两项数据,更加让人惊喜——规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增长3.5%,走出去年低谷;工业投资大增12.6%,远高于3.9%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两项数据分别代表了工业企业的经营成果和发展潜力,揭露了中国工业真实家底。具体到各大城市,表现又是如何?

  ▍深圳稳坐全国工业第一城

  考虑到大部分城市没有公布半年工业增加值或总产值数据,本文工业十强城市的排名暂以二产增加值为准。按照现行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第二产业约等于工业加建筑业,其中工业占比超过80%。因此,一个城市的工业经济和第二产业在数据上是高度相关的。

  今年上半年,二产增加值十强城市分别是深圳、重庆、苏州、上海、宁波、广州、武汉、无锡、佛山和东莞。除上海、广州和佛山以外,其余城市二产、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均跑赢全国,工业经济普遍表现优异。

  其中最为亮眼的,当属工业第一城深圳。今年上半年,深圳不仅二产增加值及增速、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均居工业十强城市之首,规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及增速、工业投资增速同样是一骑绝尘,堪称“六边形战士”。

  今年1-5月,深圳规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1068.8亿元,同比增长43.9%;上半年,深圳工业投资大增49.2%,远高于8.9%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速。

  如此惊艳的成绩单,稳固了深圳2022年以来的工业第一城地位。这一年,深圳工业增加值11253亿元,首次超过上海登顶全国;规上工业总产值、规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规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分别达到46259亿元、46591亿元和3316亿元,全部位居榜首。

  增加值、总产值、营收、利润均能排在榜首,说明深圳工业不仅规模庞大,且含金量十足——电子信息产业处于全国霸主地位,总产值是第二名苏州的两倍以上;新一代信息通信、先进电池材料、高端医疗器械、智能装备4个集群入选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数量全国第一;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752家,全国第二,高新技术产业力量雄厚。

  今年上半年,深圳支柱产业表现优异,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7.0%,3D打印设备、服务机器人、电子元件等高技术产品产量分别增长83.3%、37.6%、29.1%。新能源汽车产业厚积薄发,在比亚迪的带动下,上半年全市汽车产量100.94万辆,增长37.8%,持续狂飙。

  对于未来,深圳工业也是潜力十足。上半年,深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9%,其中工业投资大增49.2%,持续18个月保持30%以上的高位增长。高技术产业投资活跃,尤其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投资增长79.0%,苹果、松下等知名公司加码深圳,将成为未来经济增长新引擎。

  ▍苏州工业正全面赶超上海

  苏州是工业强市中的第二大亮点。

  今年上半年,苏州二产增加值5369.4亿元,超过上海跻身全国第三;工业投资增长12.9%,超过上海的10.6%。在相对劣势的利润总额方面,苏州也在努力赶超:1-4月,苏州规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671.6亿元,同比增长32.1%;同期上海数据为679.0亿元,下降3.4%。

  从数据来看,苏州工业不仅走出了产业链外迁等因素带来的低谷,实力还有了明显提升。上半年,苏州重点产业增长强劲,规上电子信息、汽车制造业产值分别增长11.8%和10.5%,对规上工业总产值增长贡献率达73.0%。

  这背后,既有苏州强大的工业底蕴支撑,也有制造业升级的推动。苏州是我国乃至全球工业体系最完备的城市之一,规上工业企业超1.3万家,规上工业总产值保持4万亿量级,居全国第二;坐拥电子信息、装备制造两大万亿级产业,纳米新材料、生物医药及高端医疗器械、高端纺织三个产业集群入选国家队;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401家,居全国第四。

  今年开年,苏州定下制造业发展新目标:用3年左右时间,力争形成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先进材料、新能源4个万亿级主导产业,规上工业总产值达5万亿元;到2035年,建成全球具有领先地位的“智造之城”。

  从苏州紧追上海的规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可以看出,苏州制造业的含金量正在提升。上半年,苏州高技术制造业实现产值8249.0亿元,同比增长10.0%,占规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升至37.1%;汽车产量同比翻倍,传感器、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光电子器件和集成电路等高技术产品产量实现两位数高速增长。

  苏州的工业投资也相当迅猛。上半年,全市工业投资1023.43亿元,同比增长12.9%,高于固定资产投资增速(5.0%)和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6.4%),占固投比重提升至30.8%,助力苏州打造“智造之城”。

  ▍广州两项数据力压重庆

  工业十强城市中,有一组城市值得特别关注,那就是广州和重庆。这两座城市近年不仅在经济总量上互相赶超,在工业方面也有着一番较量。

  广州与重庆的支柱产业都是电子信息与汽车制造,过去十年,全国汽车第一城的位置几乎是被重庆与广州轮流把持。但如今传统燃油车式微,广州汽车产业存在已久的结构性问题爆发,上半年汽车产业增加值下降16.4%,拖累经济增长。而更早经历转型的重庆已然搭上新能源汽车的风口,上半年汽车产量121.4万辆,重回全国汽车第一城。

  今年上半年,重庆二产增加值5886.9亿元,二产、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分别为7.0%和8.6%;同期广州的三项数据分别为3640.8亿元、1.8%和-0.8%,相差甚远。不过,在规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方面,广州1-5月数据达到580.5亿元,重庆则为499.41亿元;在工业投资方面,广州上半年增长24.6%,重庆则为15.2%。

  在工业体量不及重庆的背景下,广州企业的盈利能力却要优于重庆,这与两地高新产业、科创能力等息息相关。广州是全国科创高地,2023年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总量1.3万家,研发投入强度3.3%;同期重庆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数量不足8000家,研发投入强度仅2.5%。

  作为全国唯一一个聚集国家实验室、综合类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国际大科学计划等重大平台的城市,广州在人工智能、芯片等前沿领域占有一席之地。今年上半年,广州高技术产品快速产出,模拟芯片、集成电路圆片、服务机器人、民用无人机、液晶显示屏产量分别增长45.9%、88.3%、84.2%、1.1倍和1.8倍。

  强大的工业基础和科创能力,使得广州工业虽然遭受冲击,却并未失去发展潜力。上半年,广州工业投资增长24.6%,电子产品制造业、汽车零配件制造业完成投资分别增长36.1%和61.5%,支柱产业依旧动力十足。

  反观重庆,1-5月工业投资增长16.8%,但支柱产业汽车和电子投资分别增长8.2%和-9.8%,低于工业投资增速。要想全面赶超广州,重庆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本文来源于搜狐城市出自物流时代周刊,不代表九州物流网(http://www.wl890.com)观点,如有侵权可联系删除,文章所用图片来源于网络,文章图片如有侵权可联系删除。

关键词: 物流,行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