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国外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外运”)物流控制塔项目荣获2021“鼎革奖”数字化转型先锋榜“年度供应链转型典范奖”。
该奖项由《哈佛商业评论》中文版、思爱普(SAP)公司联合主办,清华大学全球产业研究院作为学术支持,旨在探索数字化转型优秀案例,照亮中国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创新之路。中国外运物流控制塔从供应链的视角,诠释了“看得清、管得住、可分析、能优化”的闭环理念,以不同行业的生动案例和量化价值的体现,打动了现场调研的专家评委,获得鼎革奖评委会的认可,摘得该奖项。
那么
什么是物流控制塔?
这个技术可以应用在物流哪些领域?
又是如何满足客户
“网络化、数据化、智能化”需求?
让我们通过中国外运的物流控制塔
来一一揭秘吧
揭秘物流控制塔的演变历程
控制塔(Control Tower)最初是指机场的控制塔台,机场塔台通过对飞机起飞降落的精准调度,飞行过程的可视跟踪,实现了错综复杂的航班无差错管理。供应链管理专家借用控制塔的概念,推出物流控制塔来管理日益复杂的供应链体系。
中国外运凭借在智慧物流领域大数据分析服务的创新性探索与成功实践,围绕物流过程管控的可视、分析、预测、协同四个方面,打造了一体化物流全程管控平台——物流控制塔,其深度运用大数据计算与分析技术,通过链接中国外运所有业务操作系统,输出更具有商业价值的数据服务,从而提供专业化、个性化的大数据解决方案,为上下游客户提供大数据相关延伸服务,不仅为公司内部用户提供了降本增效、提升效能的工具,也为客户提供了端到端可视化和供应链优化决策辅助服务。
内外交互 让信息决策更强韧
中国外运物流控制塔分为内塔和外塔,可满足不同角色的物流过程管控需求。内塔为项目运作监管、公司各级运营组织提供服务,外塔为客户物流/供应链管理部门、供应链决策层提供服务。
控制塔功能包括可视、分析、预测、执行四个层面,通过端到端的物流过程可视化监控,对订单流转数据进行分析挖掘,对内实现数据整合,推动降本增效;对外与重点客户联合创新,提升客户价值。通过以上功能促进各方信息协同,持续优化物流环节,实现全链条管理透明化和物流运转效率最大化。
四大优势 打造“智慧物流”运营平台
围绕订单跟踪,物流控制塔通过收集仓储、物流等关键流转节点信息,基于物流端到端可视引擎,实现以订单维度的物流信息全链路跟踪展示,并叠加至GIS系统,实现物流的透明可视,同时用“信息找人”替代“人找信息”方式,强化物流上下游伙伴间的信息协同。
围绕过程管控,物流控制塔通过建立服务基准、订阅机制,形成状态、时效、在途、KPI等关键节点、事件、指标的预警与订阅功能,以短信、邮件、微信等形式送达指定人员,主动发现物流执行中的异常,防患于未然,强化过程管控能力。
围绕运营分析,物流控制塔通过构建运营管理指标体系,全方位分析物流情况。对财务指标、业务监控指标、资源效能指标进行分析反映整体运营情况,对行业指标、客户指标、线路运营指标等进行分析反映业务运营情况,对仓库分布、单仓运作指标、库存指标等进行分析反映仓储运营情况等等,以数据分析发现营运短板,及时干预异常情况,不断提升物流环节效率。
围绕客户服务体验,物流控制塔通过短信、邮件、微信等方式将订单物流信息主动推送给客户,客户可查询在中国外运的所有订单状态, 实时掌握每个订单的流转节点和运行轨迹,可控、可查、可视的数据服务为客户提供更放心、更安全的客户体验。
看似枯燥的数据,却能让客户直观感受“平台+大脑”的全新体验,中国外运正在开辟巨大的价值创造空间、释放更大的数据共享动能,通过为大客户定制物流控制塔外塔,打造呆滞库存管理、冗余库存管理、重复调拨分析等亮点功能,帮助客户提升供应链管理效能,切实降低物流成本,极大地提升中国外运在业务投标过程中的竞争力。以某一大客户为例,控制塔上线半年后,推动其老旧库存同比下降67%,涉及货值达1500万,呆滞率同比下降10%,冗余库存下降27%。
中国外运物流控制塔项目于2019年初上线,并同步在中国外运三大业务板块应用推广,目前汇集专业物流、代理、电商全部订单,日订单量10万+;在合同物流领域,已实现62个自有仓库利用率监控,为50多个物流项目提供监控分析服务;在货代领域为30多家直客提供端到端定制化过程跟踪服务;为消费品、化工品、汽车及相关细分行业中的大客户提供定制化深度分析服务,初步实现了端到端物流全过程管理的可视化,满足了中国外运所属外运物流过程管理的信息需求,提升了相关方协同管理效率。
截止目前,中国外运物流控制塔项目实现与70多个内部应用和30多个外部应用衔接,综合运用IOT、GIS、大数据平台、数据仓库、云服务等数智化技术,打造8大功能场景,初步形成了端到端的全程跟踪能力、运作监控能力、仓配一体的指标展示能力和数据洞察能力,不断提升客户一体化供应链管理效能。
物流控制塔项目只是中国外运众多智慧物流项目的一个典型案例,未来中国外运将继续研究并突破关键技术难题,夯实数字化能力建设,持续聚焦“场景+科技”“客户+科技”,不断加强数字化转型和科技赋能,持续为客户创造更多的价值,带来更好的体验。
本文来源于物流时代周刊,不代表九州物流网(http://www.wl890.com)观点,如有侵权可联系删除,文章所用图片来源于网络,文章图片如有侵权可联系删除。